一、光路系统维护
清洁频率
每日使用前用无水乙醇与乙醚混合液(1:1)擦拭光学窗口,避免刮伤
每月深度清洁检测池及光路,使用专用镜头纸去除污染物
老化处理
新色谱柱需用低浓度样品溶液(如0.1%乙烯吡咯烷酮)以0.2-0.3 mL/min流速冲洗24小时,消除固定相改性导致的漂移
二、校准策略优化
校准频率
每日使用前执行零点校准(Short-Open校正)
每3-6个月进行量程校准,使用标准油溶液多点验证
校准方法
零点校准需在纯净氮气环境中调整,消除环境干扰
量程校准需覆盖仪器全量程,优化增益与线性度
三、环境干扰控制
温湿度管理
保持实验室温度波动≤±2°C,湿度控制在40%-60%
电磁屏蔽
远离大功率设备,采用金属屏蔽罩降低噪声干扰
四、数据漂移诊断
基线稳定性测试
连续运行10分钟,记录基线漂移量(技术指标要求≤50单位/10分钟)
干扰排查
执行开路/短路/负载三步校准,定位接触电阻或光路污染问题
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解决数据漂移问题,若仍存在异常,建议联系厂商进行传感器或检测元件更换






QQ客服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