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液相色谱柱脱气处理的最佳实践
1. 脱气的必要性
液相色谱(HPLC)中,流动相中溶解的气体在高压下可能析出形成气泡,从而导致以下问题:
泵送不稳定:气泡影响流速精度,导致压力波动;
检测干扰:气泡进入检测器时可能引起基线噪声或漂移;
柱效下降:气泡堵塞色谱柱固定相,影响分离效果。
因此,流动相脱气是确保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准确性和重现性的关键步骤 [。
2. 常用的脱气方法
方法 原理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
超声波脱气 利用超声波震荡使气体逸出 操作简单、成本低 脱气效率较低,时间较长 实验室常规分析
真空脱气 通过真空泵抽气降低气体溶解度 脱气效率高 可能改变流动相组成 单一溶剂体系
氦气/氮气吹扫 利用惰性气体置换溶解气体 脱气彻底,适合高精度分析 成本高,操作复杂 高精度检测如药物分析
加热回流法 加热流动相使气体逸出 脱气效果好 溶剂挥发风险高 大体积流动相处理
在线脱气机 仪器内置脱气装置,自动脱气 使用方便、效率高、适合长期运行 初期投入高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套使用
推荐做法:优先使用在线脱气机,尤其在日常分析中可确保流动相持续脱气,避免人工操作误差。若使用真空脱气或超声波脱气,建议在流动相配制后立即进行,并尽快使用 [。
二、气相色谱柱脱气处理的最佳实践
1. 脱气与老化处理
气相色谱柱在首次使用或污染后,通常需要进行老化处理,其目的不仅是脱气,还包括:
去除柱内残留的溶剂或杂质; 气相色谱
稳定固定液,防止色谱峰拖尾或基线漂移;
恢复柱效,延长使用寿命。
2. 老化步骤
将色谱柱连接至检测器一端断开;
以**低流速(如1~2 mL/min)**通入载气(如氮气或氦气);
缓慢升温至柱温上限以下10~20℃,保持数小时;
冷却后重新连接检测器,准备分析。
注意:老化过程中应避免氧气进入柱内,以免氧化固定液,影响柱性能 。
3. 常见故障与应对
污染:高沸点化合物吸附在柱内,可先高温老化,若无效则可截断柱头10~20 cm;
气泡干扰:多见于载气不纯或柱连接处漏气,需检查气体纯度和接口密封性;
分辨率下降:可能为固定液流失或柱效下降,需更换色谱柱。
三、综合建议
液相色谱:推荐使用在线脱气机,日常操作中避免频繁更换流动相,并定期检查脱气机运行状态;
气相色谱:新柱使用前或污染后应进行老化处理,老化温度不宜超过柱温上限,老化时间一般为4~8小时;
通用维护:无论液相还是气相色谱柱,使用前后都应保持柱内清洁,避免样品中颗粒物进入柱内,建议使用保护柱或前处理小柱过滤样品 [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品牌或型号的色谱柱脱气要求,建议查阅该色谱柱的使用说明书或联系厂家技术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