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气密性维护
泄漏检查
肥皂水检漏:每月用肥皂水涂抹气路各接口(钢瓶、净化管、EPC、进样口),观察气泡判定泄漏点。
压力测试:关闭色谱柱出口,通入载气后压力降需<0.1 psi/min,超标表明存在泄漏。
密封件更换:进样隔垫穿刺超100次或使用超过1周需更换,防止漏气及样品残留;O型圈老化变形后及时替换。
管路维护
定期检查不锈钢/石英管路是否变形、堵塞,用无水乙醇疏通,无效时需更换。
分流管线每月用甲苯超声清洗,防止高沸点有机物凝固堵塞。
二、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气体净化管理
净化装置更换
硅胶/分子筛:水分指示剂蓝色区域<20%或使用满3个月必须更换;分子筛可300℃烘烤4小时活化复用。
整体滤芯:压差>5 psi时更换,避免气流阻力增大。
载气质量控制
载气纯度需≥99.999%,定期检测杂质含量(O₂<1 ppm,H₂O<3 ppm)。
钢瓶压力低于500 psi(3.5 MPa)时立即更换,防止压力波动。
三、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关键部件维护
EPC系统校准
每季度用电子流量计校准EPC流量,偏差>±0.01 mL/min需重新标定。
环境温度变化>5℃时,启动EPC温度补偿功能。
进样口清洁
衬管维护:每进样200次或内壁积碳>30%时更换,污染严重时用10%硝酸浸泡过夜。
分流平板清洗:拆卸后依次用甲苯、甲醇超声清洗20分钟,去除炭化残留物。
分流出口捕集阱
每半年更换分流出口捕集阱,防止冷凝污染物反流。
四、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预防性维护周期表
维护项目 频率 操作要点
气路泄漏检查 每周 肥皂水测试接口密封性
净化剂状态监测 每月 检查硅胶变色程度
EPC流量校准 每季度 对比标准流量计读数
衬管/分流平板清洗 每200针次 超声清洗或更换
气路全面检修 每年 拆卸清洗管路、更换密封件
故障关联提示:基线漂移或保留时间波动时,优先检查气密性及净化管状态;鬼峰出现需排查衬管污染或载气杂质。
通过系统化维护可显著降低气路故障率,延长仪器寿命并保障数据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