📌 应用领域概述
6号溶剂分析仪核心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,针对食用植物油、食品加工用粕类中的6号溶剂残留量进行定量定性分析2。其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食用油品质安全,因6号溶剂含苯、芳烃等有害物质,长期摄入可能危害人体神经系统及脏器。
🧩 选型关键要点对比
选型维度 核心指标 推荐配置示例(中科谱仪器)
检测标准 需符合GB5009.262—2016《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》 气相色谱顶空进样法,配套FFAP毛细管色谱柱
样品兼容性 植物油/粕类样品处理差异:植物油需加内标(如正庚烷),粕类需加水2 支持20mL顶空进样瓶,适配5g植物油/3g粕类样品量
仪器性能 柱温控制精度、检测器灵敏度(FID氢火焰检测器)、顶空加热效率 柱温90℃±0.01℃,顶空加热80℃/30分钟,检测限≤8×10⁻¹²g/s(正十六烷)
自动化程度 全自动顶空进样器、多工作位设计 ZKPHS-20A型顶空进样器(20个工作位),支持自动进样和数据处理
✅ 选型建议
优先合规性:确保仪器符合国家标准方法,如配置气相色谱-顶空进样系统23。
样品适配:若需检测多种样品(植物油+粕类),选择支持灵活样品前处理的机型,如可切换加内标/加水流程。
效率与精度:推荐带程序升温功能的气相色谱仪(如五阶升温)及高灵敏度FID检测器,提升复杂样品分离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