填充柱与毛细管柱的核心差异
1. 结构设计
填充柱:内径2-5mm,长度0.5-10m,内部填充颗粒状固定相(如硅胶或分子筛)
毛细管柱:内径0.1-0.5mm,长度10-100m,固定相涂覆于内壁或键合(开管型)或填充微粒(填充型)
2. 分离性能
柱效:毛细管柱理论塔板数可达10⁴-10⁵,远高于填充柱(约10³),适合复杂混合物分离
分析速度:毛细管柱因渗透性好(比填充柱高100倍),可承受更高载气流速,缩短分析时间
3. 操作特性
样品容量:填充柱允许进样量更大(微升级),毛细管柱需纳升级,常需分流进样
载气需求:毛细管柱流量低(几毫升/分钟),填充柱需更高流速(几十毫升/分钟)
4. 应用场景
填充柱:适用于常量分析、基质复杂样品(如工业气体)或教学实验
毛细管柱:用于痕量分析(如环境污染物、药物代谢)或高分辨率需求领域
选型建议
优先毛细管柱:需高灵敏度、复杂组分分离或快速分析时
选择填充柱:样品量大、成本敏感或设备兼容性要求高时
补充说明
维护成本:毛细管柱对载气纯度和氧气敏感,填充柱更耐污染但寿命较短
技术趋势:新型毛细管柱(如键合固定相)和核壳型填充柱正拓展应用边界